其他

【供销“娇”点】泪目!“扁担精神”这样感染并激励着一代代供销社人

2017-08-04 潘德明 中华合作时报

 本期编辑 | 任智超


  在今天的栏目中,刘娇将为您朗读《父亲的扁担》这篇文章,一起倾听老一辈供销社人是如何发扬“扁担精神”的,这位老供销就这样用一根扁担挑起了他的人生承诺,用背脊书写了一位老党员的供销之梦......


中华合作时报新闻中心、新媒体部、影视艺术部联合出品


父亲的扁担

□ 潘德明


  自从父亲去世以后,母亲几乎每天都会眯缝着眼,对着从窗前透进的亮光,认真地把竖在床头的扁担仔细地擦拭一遍。我的儿子天真地问母亲:“奶奶,你为什么要把它擦这么干净呢?它是干什么用的呀?”

 

  母亲说:“这是你爷爷干大事用的。”

 

  儿子不会知道,那些年月里,爷爷是如何用这根扁担挑起了沉重的供销之路,也挑起了他的人生承诺,用背脊书写了一位老党员的供销之梦。

 

  从我记事起,我就熟悉这根扁担,它比村里其他叔叔伯伯的扁担都要宽、都要大。这是父亲退伍后带回来的,是用粗大的毛竹做的。父亲很“宝贝”这根扁担,每天上班都要带着它。父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近,是一间小瓦房,但是这间小瓦房在村里的地位可是举足轻重的。因为这是村里所有人都离不开的供销合作社,而父亲是供销合作社的负责人。

 

  我们村是浙江德清风景最好的地方,有山有水,但山多了也不好,路难走。尤其遇到雨天,路泥泞得让人看着害怕。

 

  每当这样的天气,父亲就会拿出自制的“防滑鞋”(鞋子底下装上自己用藤条编的鞋底子)和用麻袋改做的“雨衣”去上班,当然还要带上宝贝的扁担。长大的我已经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扁担了。村里有孤寡老人行走不便的,父亲会把生活用品等东西用扁担挑到他们家里;对于住在深山里的人家,父亲也会亲自挑着扁担去送货,然后下山的时候,顺便收购一些他们的农副产品……父亲用自己的双脚踩出了一条崎岖的供销之路。

 

  父亲是热心的,热心到把自己家的布票、油票甚至肉票去送给别人,还对母亲说:“他们家比我们家更困难,我们熬一熬就过去了,对不对啊!”母亲这时候总是不言语,用袖子擦擦眼睛什么也不说,但我们这些孩子听到了,就心里老大不痛快。尤其是弟弟,就会鼻涕加眼泪,哇哇大哭。大家都不会像往常一般,叫弟弟不要哭,我们都任由他哭,甚至巴不得他哭得全村人都听到,最好那户拿了我家票的人家也能听到,主动把票送还过来。 

 

  改革开放后,供销合作社改成了超市,山上也通了路。而父亲也老了,走路都开始有些蹒跚了,但他依然放不下供销合作社。一有空就去那里转转,还用自己的知识指导农民怎么种果树……

 

  这个时候,我们才惊讶地发现,有那么多人记挂着父母。逢年过节,那些父亲曾经帮助过的叔叔伯伯婶婶阿姨都来了,眼泪汪汪地诉说着父亲给他们雪中送炭的往事……

 

  父亲走了,村里所有人都参加了出殡。长长的队伍,一眼望不到边。

 

  父亲的很多东西都火化了,母亲执意留下了伴随父亲一生的扁担。这根被父亲的肩膀打磨了多年的扁担光滑且泛黄,似乎可以闻到父亲汗水的味道……

 

  母亲每天擦拭这根扁担,她在想念父亲。我知道,她要通过这种方式,告诉九泉下的丈夫,自己对他的理解与支持。

 

  而我,也从这根扁担上看到了使命与责任。

 

  现在,当年的供销合作社已经越办越好,规模也越来越大。农资连锁、技术指导、建立各色农产品生产基地,带动农民增收致富……

 

  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扁担在“供销之路”上熠熠闪光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愿在“扁担精神”中继往开来,挑起了新的活力、挑起了新的时代!

(作者单位:浙江湖州市供销合作社)




往期回顾

【供销“娇”点】这才是供销社人该有的精神!有图有视频……

【供销“娇”点】供销社为何能赢得农民信赖?因为有像他这样的人……

【供销“娇”点】在条件恶劣的贫困村,他用供销社精神点燃“希望之光”



主编 | 于璐娜 张帆首席编辑 | 李彩琴投稿邮箱 | gxwtg@126.com中华合作时报新闻中心&总社信息中心新媒体部荣誉出品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